《產業》拚綜效 大潤發4月改名大全聯

【時報-台北電】全聯集團併大潤發二年多,28日宣布改名「大全聯」,全聯董事長林敏雄強調,創造超市與量販整合綜效,去年雙品牌營業額衝破2,100億元,今年挑戰2,200億元;林敏雄並指出,團隊每天努力不懈、戰戰兢兢,業績才能持續穩定成長,近年來平均每年成長100億元,更歸功於線上線下完整布局,包括外送「小時達」、去年更名的「全電商」與跨域日韓的「全支付」助攻。
林敏雄指出,全聯一直以來經營超市戰戰兢兢,一天都不能懈怠,希望對消費者生活、台灣物價有所貢獻,他以「小時達」外送為例,雖然是「小時達」但這幾年精進升級,平均到達時間是30分鐘以內,即使是上下班尖峰時間也不會超過40分鐘,只是偶爾出現缺貨情況,明明叫八樣只來個六樣,缺貨狀況會繼續改善做到盡善盡美,最重要是價格自行吸收,以做到線上線下全部「同價」。
面對超競爭的通路挑戰,全聯持續堅守「便宜」的核心價值,並依循過去豐富的合併經驗,林敏雄認為「融合打造更強大的全聯,制度並行推動品牌向前,才能加快腳步創造綜效」,全聯自2022年併購大潤發後,持續運用超市與量販各自專長,去年起大潤發團隊搬進全聯總部辦公,有效提升內部溝通效率,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綜效,今年4月起大潤發將更名為「大全聯」,林敏雄說,預計4月1日董事會通過,4月2日透過經濟部公告,6月起認列財報。
未來集團結合超市、量販、生鮮雜貨外送、電商等,涵蓋最便利的線上、線下服務,走出通路外更有全支付打造最多元的使用情境,讓有溫度的「PX服務圈」更接地氣;並邀2024巴黎奧運台灣代表隊服裝設計師周裕穎操刀,為全聯、大全聯注入嶄新形象,同時加入ESG的理念,打造耐穿且環境友善的員工制服,林敏雄並透露,今年全聯超市將再展40~50家,「大全聯」則預計9月於青埔IKEA展店。預計2025年集團超市量販整體業績可望達2,200億元,全聯總店數目標超過1,250店。(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李麗滿/台北報導)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