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各報要聞》32%太意外 政院要求重提對策

時報新聞   2025/04/04 09:07

【時報-台北電】美國對等關稅對台課32%稅率,據悉,是在府院「意料之外」,輸美占逾6成的伺服器等高科技免稅產品首當其衝。究竟如此高關稅對產業及供應鏈銷美衝擊影響如何,行政院要求各部會回去重新盤點。而降低關稅、擴大對美採購,是降低台美貿易順差可行策略,是否比照越南、以色列撤除美進口關稅,涉外人士認為,有必要這麼做。

 國安人士強調,台灣仍有優勢。首先,台灣是美國半導體產業發展與再工業化的關鍵夥伴;二、美國對台各項產業需求短期內不會減緩或消失,將持續存在;三、美中貿易戰下,對台課徵高額關稅,可能變相拉高美對中競爭成本。

行政院3日上午由卓揆召開緊急因應會議後,原本預估要召開的記者會,臨時「喊卡」,據悉,由於美方對台灣課32%稅率,是極度不合理,且4月9日就生效,未來不到1周內恐將是最後談判關鍵期,一切狀況都未列入沙盤推演情境中,屬「意料之外」,會後並下了「封口令」,但指示經貿談判辦公室立即盤點其不合理及對台灣不公平之處,向美國貿易代表提出嚴正交涉,持續與美方溝通,確保我國國家與產業利益。

 政院也要求各部會針對農工產業衝擊,還有產業供應鏈的衝擊影響,重新盤點評估,經濟部各單位3日下午都總動員和經長密集開會,研析對產業面的衝擊及研擬救濟對策。

 對等關稅公布後,以色列主動配合美國關稅政策,宣布將全面撤銷美國進口貨的關稅,越南亦計畫削減多項進口貨品的關稅,包括液化天然氣和汽車。涉外人士認為,這是談判策略有必要納入的籌碼。如認為農產品衝擊大,我可挑選幾項工業產品撤稅,仿效越南。

 據財經人士觀察,川普第一任期時啟動美中貿易大戰,讓台商回流,第二軌供應鏈很多移轉到新南向國家,但這次新南向國家都是對等關稅中的高關稅受災戶,未來勢必會形成供應鏈再次的重組,並再度作出全球布局新戰略。這次以零關稅占我對美出口7成的高科技貨品衝擊最大,其中豁免的半導體僅占6%。(新聞來源:中國時報─呂雪彗、呂晏慈、黃有容/台北報導)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

SmartFub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