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企財報亮眼關鍵就在…AI,蘋果、Meta、IBM、網飛交出好成績

川普上台後的強勢作為,已宣布針對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國課徵關稅,引發美股震盪。過去兩年來,美股漲幅不少,尤其是科技股的累積漲幅更大,面對即將來臨關稅戰和貿易戰,股市將出現劇烈震盪。根據彭博商業資訊社統計,市場分析師預估去年第4季S&P 500指數成分股企業盈餘年增率為5.28%;由於去年企業獲利基期逐漸墊高,預估今年上半年企業盈餘年增率會逐季下降,要到下半年才又恢復逐季成長的模式。
這樣的趨勢,加上川普的關稅戰,造成市場股價劇烈波動下。即便如此,企業的獲利能力和展望預期仍對股價造成重大影響。以近日公布的美股大型企業中,Meta平台、IBM、Netflix(網飛)財報公布後股價維持創新高表現,蘋果公布財報後股價維持高檔震盪。相對地,財測不佳的微軟股價下跌,在去年總統大選過後股價大漲的特斯拉,這次公布財報後,股價也下跌。
蘋果股價在去年11、12月間一度衝高,當時市場期待蘋果加入OpenAI的元素後,Apple Intelligence效能大增,可望提高iPhone的銷售量。這樣的期待一度激勵當時蘋果股價大漲並創新高,資本市值最高創下3.915兆美元。之後,蘋果股價在1月間回檔。這次蘋果公布財報時,股價不在最高檔。這次財報公布後,iPhone部門的營收僅成長1%,且不如市場預期。幸好靠著服務部門營收表現不錯激勵,讓財報內容達到市場預期。蘋果指出,強勢美元的效應,會拖累蘋果營收約2.5%,預估本季營收會成長約6%。
從這份財報內容來看,仍有不少隱憂。首先,這次的營收年增率僅4%,低於前兩季表現,且預估本季與下1季的營收年增率也僅有3.8%和4.2%。iPhone部門是對蘋果營收貢獻最大的部門,這次iPhone營收年減將近1%且低於市場預期,是最近兩年來營收成長最疲弱的1次。前1次iPhone成長率落後市場預期時在23會計年度第1季,當時是因為後疫情零組件缺料造成的影響,而這次iPhone銷售不佳是受到中國市場需求不好造成。
蘋果上季在大中華市場營收年減11.1%、185.1億美元。這也是24會計年度第1季後最大跌幅,當時年減12.9%。這可能顯示中國經濟過去1年不佳,iPhone是高價位商品,消費者買氣難以支撐中國市場需求。再者,中國政府鼓勵消費者用國產手機,華為高階品牌的榮耀以及中價位的小米和Oppo等品牌,CP值獲得當地消費者認同。重要的是,中國中央政府以及沿海地方政府禁止公務員上班時間使用外國品牌手機,都影響iPhone買氣。
蘋果執行長庫克和其他高層曾期待透過AI的加持能帶動iPhone的買氣,上季是內含OpenAI技術加持Apple Intelligence後完整的1季。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最近出具報告指稱,Apple Intelligence對iPhone買氣的提振助益不大。他從產業調查發現,去年第4季iPhone 16出貨量為6600萬台,較iPhone 15的6800萬台少。目前搭載OpenAI技術的Apple Intelligence僅推出英文版本,蘋果預計4月以後會陸續推出中文和其他外文版本的Apple Intelligence,可留意下半年iPhone 16的銷售量變化。值得關注的是,去年第4季美國市場iPhone 16出貨估約2100萬台,但沒有Apple Intelligence的日本iPhone 16銷售量卻成長到470萬台,比前1代年增6.8%。
會有這樣的落差,市場認為美國iPhone市場逐漸成熟,或許受到價格因素,消費者不見得要買到最新的iPhone,以及目前市場對AI需求的普及率不高,都影響到iPhone 16的買氣。這可以推測出Apple Intelligence目前可能僅存在於高端消費者(尤其是商務人士、研究人員),非上述階層人士對Apple Intelligence需求還沒出現。未來蘋果高層得要傷腦筋,若要提高普及率,除了產品技術的精進外,更要想辦法降低商品售價,才能達到目的。
最近華爾街遭到DeepSeek的襲擊,大部分科技股股價都重挫,Meta平台的股價是少數沒遭波及的指標股,Meta公布的財報比市場預期好是其中的原因之一,財報公布後股價還能維持創新高表現。Meta財務長Susan Li表示,Meta AI聊天機器人每個月的活躍用戶超過7億人次,比去年12月的6億人次數據有明顯成長,創辦人祖克柏預計Meta AI今年的用戶會達到十億人次。但以這樣的成長模式來看,或許十億人次很快將在幾個月內就能達成。
Meta重申,今年的資本支出將有600~650億美元會用在AI相關策略應用,因為祖克柏相信要大力投資在AI的公司,才能在未來帶來戰略的相對優勢。祖克柏指出,DeepSeek採用開源模式與他們雷同,希望能開創AI模型的新形態,對未來AI產業有新的發展。Meta LLM模型Llama 3.1同屬開源模式,或許是這個因素,Meta股價維持創新高表現。他強調,為了美國的國家利益,讓美國成為LLM大型語言模型的標準非常重要。目前Meta已完成對Llama 4 mini版的訓練,接下來會針對LLM更大型版本的模型進行訓練,目前也取得重大進展。
隨著Meta在大型語言模型訓練有重大進展,加上持續挹注對AI相關的投資,會讓Meta在AI領域取得優勢,這點可從上季的營運看得出來。上季Meta的營收年增21%,但淨利卻能成長高達49%。上季EBIDTA的獲利率為59.2%,創下至少過去十季以來新高,同樣推升營益率成長到48.68%、毛利率81.75%,創下近20季以來的同期新高。從AI挹注到公司本身的獲利能力,Meta的這項數據高於競爭對手OpenAI和谷歌,凸顯Meta的競爭優勢。
獲利績優生的微軟,這次交出的財報內容雖然都達到市場預期,但市場最在意Azure營收年增率卻低於市場預期,加上微軟對本季的財測也低於市場預期,造成財報公布後股價表現不佳。Azure和其他智慧雲端部門上季營收年增率31%,低於市場預期的32%和前1季的33%;執行長納德拉表示,微軟目前AI年化營收約130億美元。以上季為例,有13%的營收來自AI。過去微軟投資上百億美元在AI,市場在意的是微軟過去的AI投資能否轉化為真正的獲利,這可能影響到未來股價走勢。
微軟股價在去年7月中旬創新高後至今,股價僅維持區間震盪,相較於蘋果、Meta、亞馬遜和Alphabet相比遜色。有可能是受到Azure的營收成長率下降,不少新創公司客戶轉向谷歌的雲端運算,影響Azure的成長。在全球雲端運算中,Azure曾經有過高速成長階段,在全球雲端運算市占率中大幅縮小與亞馬遜AWS的差距。微軟雖然也持續在AI的投資,可能受限於Nvidia最新GPU的GB200伺服器無法大量出貨,影響到未來布局。財務長Amy Hood曾表示,Azure要從本季開始的25下半會計年度將會加速成長,但從最新財測來看,Azure加速成長期要往後延,衝擊股價表現。
已公布財報中,IBM的財報內容引人注目,公布後股價大漲並創新高,關鍵在IT服務內容表現突出。IBM預估從本季開始的25會計年度,自由現金流量為135億美元,高於預期的129億美元。來自AI的訂單強勁成長是主因。IBM指出,從2023年年中以來,AI諮詢和軟體的訂單超過50億美元,高於IBM3個月前公布的30億美元,約8成訂單來自諮詢和軟體部門。
另外,IBM在量子電腦的競爭性高於對手,超級電腦的華生也很有競爭優勢,墊高IBM的股價表現。IBM在去年底宣布該公司量子電腦達到兩年前設定目標的100X100,這讓IBM建立1個可以處理100個量子位元的系統,代表其複雜的電路能達到古典電腦難以模擬,有利於IBM打造量子中心超級運算系統。Netflix這次公布的財報也優於預期,財報發布後股價維持創新高走勢,股價即將挑戰千元關卡。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