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恐衝擊消費支出,未來變數多,恐讓Fed更難有降息空間

獲利績優生的沃爾瑪(Wal-Mart)日前發布低於市場預期的財測,造成股價大跌超過6%。Wal-Mart財測保守的理由之一,就是擔心關稅未定論恐長期削弱美國的消費者支出。Wal-Mart股價下挫重擊道瓊工業指數和其他零售類股表現,並拖累美股3大指數都以下跌回應。川普上任後,曾要對鄰國的墨西哥、加拿大要加徵25%關稅,目前則暫緩課稅30天,但已對中國進口產品加徵10%關稅。加徵關稅會提高進口產品價格,不利美國通膨風險下降,降低聯準會未來可能的降息機會,並衝擊美股。
美國內需消費對整體GDP貢獻度高達7成,Wal-Mart又是美國最大零售連鎖店。後疫情至今,受惠美國內需消費大增,Wal-Mart這幾年來每次公布的財報都優於市場預期,也常常發布優於市場預期的財測。之後,Wal-Mart公布的財報也都能超過先前的財測。這也讓華爾街市場認為,Wal-Mart財報好是正常,對道瓊工業指數的多頭貢獻很大。由於有這樣的思維,使得Wal-Mart這次公布保守的財測,令市場感到震驚並重創股價表現。
到上季為止,Wal-Mart的財報表現都是相當不錯的。上季營收年增4.1%、180.55億美元。淨利年增3%、53.35億美元,EPS0.66美元、年增率9.75%,這樣的獲利表現其實比市場預期來得好。值得關注的是,上季Wal-Mart在美國電子商務市場銷售年增率達20%,凸顯Wal-Mart在電商市場經營得不錯。這是Wal-Mart配合像Uber這類的外送平台,消費者在線上下訂單後,能夠在短短的4個小時內快速送達消費者指定地址,而Wal-Mart的品牌效應,讓原本習慣在其他通路購物的消費者,也都往Wal-Mart的零售據點購物。
即便上季業績表現不錯,Wal-Mart以關稅政策未定為由,擔心通膨帶來消費購買力衰退的理由,提出1份相對保守的財測。預估2025會計年度淨銷售額將成長3~4%,調整後的營業收入成長率為3.5~5.5%,遠低於上個年度的9.7%成長率。預估全年EPS調整後為2.5~2.6美元,比市場預期的2.76美元低了7.6%。即便Wal-Mart宣布增加現金股息13%、達到每股0.94美元,創下數十年來最大現金股息漲幅。上季Wal-Mart美國門市連鎖店銷售成長4.6%,Sam''s Club連鎖店銷售成長6.8%,整體的銷售表現都還不錯。
由於Wal-Mart過去幾年來股價漲幅不小,先前連兩年上漲且去年股價漲幅將近72%,財報公布前夕今年以來股價漲幅則有15%。這次Wal-Mart股價在歷史高檔等財報的結果是大跌,未來Wal-Mart股價要重回多頭需要1段長時間的整理,這也會影響道瓊工業指數的表現。美國零售股接下來還要陸續發布財報,他們是否會像Wal-Mart這樣也提出保守的財測,得先靜觀其變。過去幾年的美股多頭趨勢中,Wal-Mart、好市多是股價表現最好的兩檔指標股,股價波段漲幅都超過1倍。Wal-Mart有這樣的問題,其他美國的零售業者同樣也面臨類似的困境。
本刊曾經探討過關稅戰當中,就Wal-Mart和好市多最受惠。因為這兩個連鎖通路進貨數量最多,他們甚至已經大到可以推出自有商品,盡量降低商品售價提高消費者的購物意願,甚至會搶到Target、Best Buy和其他百貨公司的零售業績。
另一方面,美國零售業者的供應鏈的確和墨西哥與加拿大關係密切,尤其是民生日常生活用品。一旦墨西哥與加拿大都被川普政府加徵關稅,就會提高業者的進貨成本,也會提高零售商貨架上的商品價格,是否會衝擊消費者購物能力仍待觀察。22年美國經濟出現嚴峻的通膨風險,引來聯準會的快速升息。當時包括Wal-Mart、好市多在內的零售業營運面臨嚴峻挑戰,Wal-Mart和好市多在那波通膨風險當中平安度過,而且沒有調降財測的紀錄。如今,它們的營運又陷入挑戰。
2月稍早前公布的1月美國零售銷售比前1個月下跌0.9%,創兩年來單月最大跌幅。經濟分析師認為,1月零售銷售表現疲弱,可能與天氣惡劣、加州森林大火和假日消費透支等短期因素有關。這可能和消費大環境的高利率環境和通膨風險是否也有明顯的關連還不能確定,但股價短線漲多後,市場就會把這些問題都掛鉤在一起,引起金融市場的震盪。
去年美國對墨西哥出現1718.09億美元的貿易逆差,比前年增加12.7%。除了汽車和汽車零件外,零售業者大量從墨西哥的供應鏈進貨是主因,墨西哥是美國第2大貿易逆差國。過去6年美國與中國關係惡化,美國零售業者或許有機會降低對中國廉價商品的需求,但不可能戒掉來自於對墨西哥供應鏈的需求。Wal-Mart在墨西哥也設有子公司,而Wal-Mart墨西哥在當地股市有掛牌上市交易,還是墨西哥當地股市最大權值股(資本市值482億美元)。由這樣的關係可以驗證,墨西哥當地供應鏈對整體美國零售業者是相互依賴的關係,缺一不可。
最近外電傳出川普要求墨西哥政府向中國進口到墨西哥的商品加徵關稅,以換取美國免除對墨西哥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對川普政府來說,這是借刀殺人,目的是要圍堵中國的商品進入整個北美市場,卻可能衝擊墨西哥的產業生態。先前我們也報導過,中國商品透過在墨西哥洗產地的方式進入美國,川普政府目前就是要圍堵中國的出口。姑且不論川普政府的盤算能否達成,卻已在全球貿易市場丟出1個變數,讓Wal-Mart以這樣的理由調降今年的財測。除墨西哥外,加拿大是美國第9大貿易逆差國,去年貿易逆差633.36億美元,但比前一年減少1.4%,美國零售商從加拿大進口的商品以木材、家具、食品和酒類為主。Home Depot、Low''s兩個美國最大房屋修繕零售商就從加拿大進口多種建材商品,美國也很難戒絕來自加拿大的供應鏈。
美國1月CPI年增率有3%,高於市場預期的2.9%。美國CPI年增率從2022年高點下滑至今,雖然一度回跌到2.4%,卻碰到價格的僵固性,並在最近幾個月反彈回到3%。這讓聯準會感到棘手,若要聯準會進一步降息,CPI年增率要朝向2.5%發展才有可能。比較令人擔心的是,去年下半年美國CPI的基期較低,可能會讓下半年CPI年增率持續往上遞增。如果是這樣的發展,更會讓聯準會無法進一步降息。當前聯邦資金利率為4.25~4.5%,假如美國通膨率無法維持在3%以下或甚至更低,聯準會就不可能降息。現在美國經濟面對關稅戰風險,恐提高進口商品價格,通膨風險增加,是否會影響消費者支出還需要未來的數據加以驗證。然而,處於相對高檔的美股,未來市場價格面對複雜的環境變化,市場的震盪幅度恐進一步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