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軍工股可望再迎一波榮景,川澤談崩之後,歐盟各國自我防衛意識陡升

川普、范斯和澤倫斯基在228當天的白宮會見中向全球演出1場對罵戲,把烏克蘭問題丟給歐洲。歐洲各國為此將增加國防預算支出,歐盟也將貸款成員國每個國家1500億歐元,好讓歐盟各國增加國防軍備支出。這個效應激勵歐洲各國公債殖利率走強,德國政府準備修改憲法,讓國防安全不再受限財政支出,法國、英國也將增加國防支出,美國將減少在北約的軍費支出,把軍力部署拉回亞太地區。
在與川普和范斯對罵後,澤倫斯基跑到英國並會見首相施凱爾,英國同意把凍結俄羅斯的資產,以孳息方式軍援22億英鎊給烏克蘭。英國之後主導召開歐洲領導人會議,歐盟各國力挺烏克蘭。英國表示願意派軍隊駐紮烏克蘭,但也強調歐洲各國要開始考慮自己負擔歐洲的安全,包括增加國防預算,還有制定援烏的特別方案。歐洲各國領導人的挺烏行動和未來將增加國防預算等議題,帶動歐洲軍工股股價強漲,是歐股近期多頭的主力。
與美國前總統拜登全力軍援烏克蘭政策不同,川普繼任後力促快速解決烏克蘭戰爭的形勢,並認為歐洲各國的安全防衛不能一直依賴美國。川普在前1任期要求有駐美軍的國家分攤軍費,目前美軍在歐洲有在德國和義大利駐軍。川普認為,美國在俄烏戰爭中已花很多軍費在上面,卻看不到戰爭結束。雖然美國已經和俄羅斯進行俄烏停戰的會議,這個會議卻把烏克蘭和歐洲主要國家排除在外,種種行為讓歐洲各國覺醒。面對俄羅斯的軍事威脅以及川普要把部分美軍抽離歐洲,迫使歐洲各國這次決心要增加軍費,並擔起自己防衛歐洲安全的責任。這是2戰以來,歐洲各國最重要的決議。
德國目前是基民聯盟和社民黨組成的執政聯盟,由總理莫茲領導。當前歐洲地緣政治的變化,迫使身為歐盟第1大國的德國必須挺身而出。這次在執政聯盟主導下正在加快推動政府投資計畫,打算推出5000億歐元(約5330億美元)的基礎設施特別基金外,還將修改憲法,把國防和安全支出排除在財政支出限制之外。德國政府的舉動,帶動十年期德國公債殖利率創下1990年3月柏林圍牆倒塌以來單日最大漲幅,並帶動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國公債殖利率都跟著強勁反彈,歐元匯價也在歐洲各國國債殖利率攀升下轉強。
德國政府日前宣布軍援30億歐元給烏克蘭,在這筆軍援金額以前,德國軍援烏克蘭的戰備物資已超過200億美元,是僅次於美國的第2大軍援烏克蘭的國家。這場俄烏戰爭已經證明美式武器打垮俄製武器,這讓美國進一步主在全球軍火工業。根據瑞典智庫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20至24年美國在全球武器出口占比已從35%攀升到43%,比排名第2的法國還高出4倍多。這份報告也顯示,北約的歐洲成員國在2020至24年的武器進口有64%購自美國,凸顯美國軍火工業是這場俄烏戰爭的最大受益者。未來歐洲各國除了持續向美國購買軍火外,更要全力提升本身的國防工業。
德國軍工大廠的萊茵金屬,股價從俄烏戰爭爆發至今,股價漲幅已超過7倍,今年以來股價漲幅超過87%,是漲幅最大的軍工股。德國2戰期間的坦克和高射砲戰力本來就很強,2戰戰敗後,軍工業轉型為民營工業用產品,德國汽車業在全球汽車業居第2位,像福斯、賓士汽車在2戰時期就是生產軍用運輸車的主力。萊茵金屬現有的武器中,豹2、M1A1、M1A2坦克以及88公釐高射砲是該公司主要的產品。俄烏戰爭中,豹2坦克和88公釐高射砲在俄烏戰場中發揮強大的威攝力量,讓入侵的俄羅斯軍隊付出很大的代價,這場戰爭把萊茵金屬的武器推向國際。未來德國政府要強化軍事力量,勢必進一步加持萊茵金屬。
俄烏戰爭爆發後,萊茵金屬去年EPS超過21歐元、年增率62%,預估今年EPS挑戰30歐元、明年進一步成長到超過42歐元。去年總營收達100億歐元,今明兩年的營收年增率將分別有27%、29%的成長。過去1年,萊茵金屬的營益率為13.26%。以上對今明兩年的財測還不包括德國政府未來要增加的國防支出。因此,萊茵金屬還有調高財測的空間。
達利斯(Thales)是法國最大國防電子武器供應商,主要生產防禦雷達、無人機防禦系統、防空飛彈和多用途導彈(LMM),今年以來股價漲幅約7成。在歐洲領導人3月上旬會議後,英國就向達利斯訂購5000枚LMM,並將用於烏克蘭戰爭。英國在去年9月也向達利斯訂購650枚防空導彈給烏克蘭。執行長Patrice Caine指出,該公司收到英國政府的這筆訂單,相當於該公司在英國1年的收入。達利斯去年EPS9.24歐元,營收206億歐元、年增12%的成績。俄烏戰前,達利斯全年EPS成長45%、營收成長27%。達利斯正在計畫把飆風戰鬥機的裝備容量增加兩倍,還要把導彈、武器系統在內的核心武器能力增加3倍,提高飆風戰鬥機的戰鬥力。
賽峰(Safran)是法國航太、火箭發動器和防務設備製造商,生產民用、軍用飛機、直升機和太空推進器。防務則以生產導彈和光電為主的軍用高科技設備,包括雀鷹式無人機(Sperwer)、AASM空對地模組化武器系統,今年以來股價漲幅12.5%。賽峰去年EPS年增55%、7.29歐元,以及營收年增17.67%、273億歐元的成績,獲利相當不錯;預估今明兩年的EPS年增率分別成長12.2%、22.3%。法國飆風戰鬥機製造商達梭(Dassault)並未掛牌上市,僅將軟體部門的以達索系統掛牌,今年以來股價漲幅16%。達索也生產各式防空雷達和戰鬥機的發動機。
英國股市今年以來也是以貝宜系統(BAE system)和勞斯萊斯控兩檔軍工股表現最好,兩檔股價漲幅分別有37%、31%。貝宜系統生產軍用飛機、飛彈、衛星、電子設備等,幾乎壟斷英國軍用飛機、太空飛行器和戰術飛彈的研發與生產,2022年是美國國防部第6大武器合約商,生產的電戰系統已經被裝置在120多個平台上,更是第5代戰機的唯一電戰系統供應商。勞斯萊斯控股則是飛機推進器系統生產商,未來在歐洲各國準備提高自我防衛能力下,這兩家軍工股的前景持續看好。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