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國際產業》美若強徵陸製船費用 沒人敢把船公司留在美

時報新聞   2025/03/28 16:18

【時報編譯柳繼剛綜合外電報導】美國貨櫃船公司ACL示警,美國政府考慮對中國大陸製造的貨輪要求繳交罰金,自己可能不得不被迫離開美國市場。同時,全球供應鏈會失去平衡,運費也有可能會漲到新冠疫情以來最高。

 這家屬於利基型(niche)的船公司表示,川普的這個想法,受害最深的不是其他國家,而是美國的出口與進口商。如果真的要執行的話,坦白說就沒戲唱了,因為公司就要倒閉。

 美東26日,是美國貿易代表(USTR)本周聽證會的第二天,內容在討論美國貿易法第301條的罰款問題。超過300個貿易團體以及相關利益者,透過意見函與作證的方式,讓美國政府清楚了解到一點。

 那就是,美國無法贏得一場經濟大戰,是以海運業者使用中國大陸生產的船舶為主要攻擊點。因為,要不了多久,全球五大洋上行駛的商船,有98%都是中國大陸所製造的。

 其實,這個提案早在拜登政府時期就有,一月出具的報告又鬧得沸沸揚揚。這份提案的結論是,中國大陸造船產業已有很不公平的優勢,故美國政府得以向抵達美國港口的大陸製船隻,課徵很重的稅金。

 以中國大陸最大的船公司Cosco(中國遠洋海運)來說,大陸籍的每艘船所要繳交的服務費,或許最高可達100萬美元。至於非中國大陸籍,但船隻本身是大陸做的,這種費用最高就要提升到150萬美元。

 上述的美國貨櫃船業者ACL也有寫出自己的意見,並交給美國貿易代表。ACL現在面對的經濟困境是,如果美國政府日後執意要收這些服務費用,ACL在美國貿易中,將完全失去跟其它同業相比的競爭力。

 隸屬義大集團Grimaldi的ACL航運,是全球一直還要營運且歷史最為悠久的貨櫃船公司,也是北美和北歐之間唯一一家經營RORO方式的船公司。RORO船隻叫做駛進駛出船,貨櫃車可以直接開進或開出船艙,有別於一般採用吊裝式的。

 ACL指出,如果被迫放棄美國市場,美國的製造商將失去唯一總部還在美國的北大西洋船公司。ACL負責處理車輛、營建設備、飛機,以及載運超大貨物(project cargo)的主要北大西洋船公司。

 ACL舉例說明,空中巴士所有機翼都是在美國製造的,然後ACL再運往英國去組裝,如果日後沒了ACL,那必須得尋找另艘散裝貨輪來替代。如果要繳交這項服務費,規模較小的船公司會向客戶收取2,000到2,500美元的費用,大一點的船公司,可能只會收800美元左右。

 本來這些政策的目標,是振興美國國內的造船業,但使用服務費或罰款的方式,並不是實現目的好方法。因為要繳的費用實在太高,避免破產下,ACL可能會搬到亞洲去。

 ACL點出,為什很多船公司,都會選購中國大陸製造的船。之前ACL曾去美國造船廠詢問,對方說造一艘商船最少得花七的年時間,因為幾乎所有的船塢都被軍艦給塞滿。也就是說,美國造船廠寧可接一張25億美元的驅逐艦大單,也不會去選擇7000萬到8000萬美元的商船。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

SmartFub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