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三月製造業PMI 日韓紛創新低

【時報編譯柳繼剛綜合外電報導】需求不佳加上美國貿易戰升級,全球製造業前景混沌,au Jibun銀行日本製造業PMI(採購經理人指數)終值,從二月的49,減至三月的48.4,創12個月以來最低。雖然終值略高於初值的48.3,但已是連續第九個月都低於臨界點50以下。
經濟學家指出,全球客戶的需求疲弱,產出以及新訂單都進入萎縮階段。例如,日本工廠的產出連續第七個月下滑,且指數創一年來最低。同時,新訂單是連22個月都收縮,新出口業務也小減,原因是中國大陸和美國的需求不振。
不過,若跟二月相比情況稍有改善,當時一度跌至2020年以來最低,但復甦緩慢,部分原因是全球經濟前景,以及貿易大環境的不確定性升高。上周,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輸美汽車徵收25%的關稅,將於四月三日生效,或許將對日本製造業和經濟成長造成重大打擊。
但是,日本人力市場卻蓬勃發展,日企招募員工是三個月來最為積極。部分日本公司表示,已使用加薪方式留住人才。另方面,成本的壓力還是很大,像是人事、原物料、能源以及物流等,日圓匯價偏弱更是雪上加霜。
根據最新調查,日企三月份無論是投入成本或是售價,雙雙都創歷史性新高,表示通貨膨脹伺機而動。至於韓國的製造業,出口訂單雖是14個月最多,但國內需求孱弱,導致產出減少,韓國三月PMI從二月49.9降至三月的 49.1,連兩個月都出現萎縮狀態,且是三個月以來最低。
從分類項目來看,韓國三月產出是三個月以來首次下降,而新訂單數也較二月要少。因美國和亞太地區等需求改善,韓國三月新出口訂單,已連續五個月成長,創2024年一月以來最高。
韓企投入生產的成本漲幅趨緩,同時,持續把多出的成本轉嫁給下游,三月產出價格重寫2022年11月以來新高。因為憂心全球貿易戰會影響到業績,韓國製造業者對未來一年的樂觀氣氛,已降到三個月新低點。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