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關稅助推美國製造 全球化落幕

【時報-台北電】美國總統川普2日關稅大刀砍向全球,期盼透過高關稅促使製造業回流美國,達成他「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理想。外媒直指,全球化時代已然落幕,過去在越南等地尋求低生產成本的製造業也無所適從,「沒有哪個地方是安全的」,大量投資即將枯竭。然而要使製造業重回美國也面臨巨大挑戰,不是按個開關就能達成。
《華爾街日報》分析,川普迄今最大的關稅閃電戰,其口中的「解放日」表明希望美國消費者購買的商品是由美國工廠所製造,也代表美國親自為過去數十年推動全球經濟發展的高速全球化時代劃上句號。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經濟學教授安德烈·薩皮爾直言,美國一直處於全球化中心,如今卻想要退出。
川普對就業機會、工廠大量重返國信誓旦旦,然而安大略省省長福特批評,從未來將消失的所有工作來看,這不是「解放日」,而是「終結日」,川普玩弄關稅就像小孩把玩火柴。
川普譴責各國剝削美國,全球化使美國過去數十年來一直被占便宜,但分析人士認為,這些政策確實推高了美國的貿易逆差,但多數經濟學家卻認為,美國持續的預算赤字和低儲蓄率是造成貿易缺口巨大的主因。
美中川普2日在吹著涼風的白宮玫瑰園若無其事地投下關稅核彈,不只期盼平衡美國對世界各國貿易赤字,也讓在美中競爭加劇,紛紛尋求中國以外生產基地的製造業再無藏身處,對於越南等低成本製造地點,韓國和日本等美國盟友的大量投資將枯竭,企業正在重新考慮最好去哪裡投資的選項。明尼蘇達州擴音器製造商Misco總裁迪格雷直言,「沒有哪個地方是安全的。」
《華爾街日報》也指,川普期盼全球供應鏈調整並遷往美國並非一蹴可幾,美國製造業多著重先進技術,國內也沒有現成在海外生產成本低得多的基礎材料與零件,從目前美國製造商面臨螺絲、螺母和螺栓價格上漲來看,凸顯全球供應鏈的必要性。
迪格雷強調,不可能僅僅加徵關稅,按下開關,就能使美國再次成為工業國家;摩根士丹利亞洲經濟學家卡姆也直言,調整布局相當複雜,不只過程是緩慢的,成本也高昂且充滿挑戰。
川普大手一揮,誰是贏家?《衛報》不諱言指,除了川普以外,其餘全是輸家,鼓動藍領階級支持者的川普揮舞著關稅的魔法棒,宣稱能解決所有問題,然而專家卻打臉,直指這只會帶來高物價和緩慢成長的經濟,川普贏得了全球貿易戰的「大獎」,美國也將體會到,比什麼都不相信的政客可怕的是一名相信愚蠢事物的政客。(新聞來源:中國時報─蔡宗穎/綜合報導)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