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一支美國製iPhone要賣多少 到底有多困難?

【時報-台北電】儘管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本周三(9日)宣布,暫緩對數十國家的對等關稅90天,但仍維持最低的10%關稅,他的「讓美國再次偉大」夢想仍沒有停歇。川普念茲在茲的就是製造業回流美國,這也包括頭號對象蘋果公司。
白宮曾經引述川普的話說,總統認為,美國擁有生產iPhone的勞動力和資源。但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以及蘋果公司都沒有站出來支持此一說法。一位分析師說,在美國生產iPhone,在最壞情況下是辦不到,在最好情況下是變得非常昂貴。
美銀分析師Wamsi Mohan在週四一份報告中說,僅僅從勞動成本計算,iPhone 16 Pro的價格將上漲25%,等於在美價格從1199美元升到1500美元,但實際上還會更高。
Wedbush證券公司的Dan Ives,他在上週三川普宣布對等關稅後,估算美製iPhone價格將達到3500美元,並且估計在未來3年,蘋果要花300億美元才能將10%供應鏈搬回美國。蘋果有8成以上產品都在中國製造。
專家表示,在美國製造iPhone,困難重重,包括如何尋找足夠的美國員工,並支付高工資,並且將蘋果零件進口到美國,負擔相關的關稅成本。
Counterpoint Research研究主管Jeff Fieldhack表示,在關稅實施期間要將製造業轉移到美國,這是不切實際的,是天方夜譚。
蘋果產品是在加州設計,然後主要交由代工廠鴻海負責製造。即使兩家公司都同意,從建廠和安裝機器,需要數年時間,屆時不能保證美國貿易政策再次出現變化。
在美國製造iPhone的首要難題,就是美國沒有像中國那樣多的勞動力。鴻海在中國的大型園區生產蘋果產品,儘管工作條件受到批評,富士康在最大的河南園區額外雇用5萬名工人,以便在iPhone於9月上市前、最繁忙期間生產足夠的iPhone。
中國工人的工資比美國工人低得多。據《南華早報》報導,中國工人時薪約為3.63美元,簽約費約為1000美元。相較之下,加州最低工資為美小時16.50美元。
美銀的Mohan估計,在美國組裝和測試1支iPhone的勞動力成本,將為200美元,高於中國的40美元。
庫克在2017年的一次採訪中表示,美國沒有足夠的工具工程師,來操作和配置機器,將蘋果的複雜設計轉化為實體。庫克也說,在中國召開模具工程師的會議,人數可以可以坐滿幾個足球場,而在美國可能連一個足球場都難以坐滿。
即使iPhone可以在美國組裝,但iPhone的大部分零件來自世界各國,而這些國家都已被川普徵收關稅。iPhone的CPU是由台積電製造,顯示器是由樂金或三星等南韓企業供應,其它零件大多來自中國。
美銀的Mohan指出,除非蘋果能夠獲得個別零件的豁免,不然都會面臨關稅。他說,在90天關稅暫停期結束後,如果iPhone 16 Pro Max在美製造,價格可能會上漲91%。
Mohan說,最終組裝轉移到美國是有可能的,但把整個iPhone供應鏈搬到美國,是一項更大的工程,可能需要很多年。
在川普第一任期,庫克成功抵擋了iPhone返美製造的要求,但蘋果在2019年承諾在德州Austin市郊外Flex工廠組裝價值3000美元的Mac Pro桌上型電腦,庫克還陪川普參觀工廠。
分析師認為,可能會在美國生產一些產量較少的產品或配件,安慰川普,讓他感到滿意。
(編輯:張朝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