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類股》關稅風暴來襲 紡織股壓力山大

時報新聞   2025/04/07 12:27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川普政府對等關稅稅率超過預期,對台灣成衣製鞋代工廠造成重大影響。這些廠商的產能多數集中於中國、越南、印尼和柬埔寨等地,而這些國家分別被課徵45%、32%和49%的對等關稅。即使廠商透過多元產地來分散風險,這次的影響依然顯著,今日指標股儒鴻(1476)、聚陽(1477)均跌停,另外,新纖(1409)、遠東新(1402)、福懋(1434)、南紡(1440)、力麗(1444)、集盛(1455)等也全數跌停。

聚陽與儒鴻是兩家具有國際布局的企業。根據最新數據,聚陽的美國收入佔比達70%,而儒鴻的美國收入佔比為58%。在生產基地方面,聚陽在中國的生產比重為38%,儒鴻則達75%;在越南,聚陽的生產佔比為42%,而儒鴻僅有20%;聚陽在印尼的生產佔比為15%,而儒鴻的佔比僅為5%。此外,聚陽與儒鴻在柬埔寨的生產比例分別為15%與5%,在台灣及其他地區的生產佔比則均為5%。綜合來看,聚陽的生產基地布局較為分散,特別是在越南與印尼的比重較高;而儒鴻的生產基地則主要集中於中國,顯示兩家公司在全球供應鏈佈局上的差異。

分析師指出,台灣的成衣製鞋代工廠多數產能集中在中國、越南、印尼和柬埔寨,這些地區分別被徵收45%、32%和49%的對等關稅,加上中國今年新增的20%關稅,並進一步加徵34%,印度則被課徵26%的關稅。對等關稅的稅率遠高於預期,廠商的多元產地分散風險效果有限,預期將需要與客戶共同承擔這些關稅,進而壓縮利潤率。同時,終端產品的漲價預計將影響消費需求,尤其在下半年,客戶將傾向於保守觀望,需求變化可能會減緩,下單動能將放緩。

總結來看,台灣的成衣製鞋代工廠面臨的關稅壓力將對它們的營運帶來長期影響。雖然一些廠商已經透過多元化產地來分散風險,但這次的關稅比預期更高,會對利潤造成壓力,也可能影響消費需求。未來隨著市場需求的不確定性,後續將成為觀察企業是否能適應市場變化的關鍵時期。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