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社會》疫後復甦釀缺工 年總工時二連升

時報新聞   2024/06/09 09:05

【時報-台北電】主計總處公布2023全受雇勞工年總工時達2019.6小時,已經是連續2年上升、甚至回到2020年水準,勞動部官員分析,受到疫後服務業回溫、缺工等因素,導致2023年年總工時增加,至於是否要修法降工時?他僅說,我國正常工時與先進國家相同皆為單周40小時。

 我國年總工時變化與法定工時變化息息相關,如2016年1月1日起修正法定正常工時由「每2周84小時」縮減為「每周40小時」,當年年總工時就較上一年度下降68.4小時,但隨後趨於穩定下滑,一直到2021年因為三級警戒等原因,又導致年總工時首次下滑至2000小時以下,僅餘1999.2小時。

 隨著疫情趨緩,服務業迎來疫後復甦,年總工時又迅速回升,2022年達2005.2小時、2023年更達2019.6小時,若以行業類別來看以KTV、電影院的「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增加最多,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次之,住宿及餐飲業再次之。

 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司長黃維琛表示,年總工時與年度工作日關係密切,並與如颱風、地震等天災關聯性大,且由於服務業工作人口多,因此服務業景氣的影響又比工業大。

 外界屢屢提及比照其他國家試辦周休三日、增加國定假日以減少工時,黃維琛說,目前我國正常工時與先進國家相同皆為單周40小時,加班上限則為每月46小時。

 至於雇主疾呼因應缺工,應提高加班時數上限或比照國外採如工時帳戶等機制,黃維琛表示,如果雇主需要較長的加班上限,勞基法也提供彈性,只要經工會同意後就可以提高至54小時,但每3個月仍不得超過138小時,至於工時帳戶,我國未如其他國家對此有強烈共識。(新聞來源:中國時報─記者林良齊/台北報導)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