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社會》缺藥再+1 人工淚液估11月正常供應

時報新聞   2024/06/11 08:22

【時報-台北電】全球缺藥問題自新冠疫情後浮出檯面,台灣也受到波及。在食藥署西藥供應資訊平台上,有不少藥品從去年開始長期控貨至今,例如舒緩眼睛乾澀的「愛特淚點眼液」,去年1月通報供貨延遲,又因為另一款人工淚液「淚然」去年11月退出健保市場,目前持續供不應求,預計今年11月才能恢復正常供應。

 食藥署去年1月接獲通報,因原料生產不及,造成愛特淚點眼液供貨延遲;去年11月淚然點眼液退出健保市場,更加衝擊愛特淚點眼液的供應情況,過去健保申報平均月使用量約4.2萬瓶,去年11月起暴增為每月11萬瓶,廠商雖已增加輸入,仍供不應求,目前持續控貨中,預計今年11月恢復正常供應。

 食藥署表示,國內尚有同成分、同劑型、不同含量的藥品可供替代,如「五福滴視點眼液」、「明漾人工淚液點眼液」,另已請廠商保留部分藥品供應給藥局,以利調劑使用。

 另外,「安星舒服寧錠」去年健保用量326萬錠、市占率31%,用於治療一般感冒或過敏引起的鼻內充血,以及過敏性鼻炎、血管舒縮性鼻炎、支氣管氣喘,但去年5月起因原料問題導致短缺,目前仍控貨中,預計今年6月中恢復正常供應。食藥署表示,目前有三同藥品如「豐田鹽酸假麻黃素錠」可替代使用。

 治療第二型糖尿病的「愛妥蜜膜衣錠」,去年健保用量高達1123萬錠,市占率46%。食藥署今年1月接獲通報,因國外生產問題,目前控貨供應,預計6月中恢復正常供應,國產學名藥如「雙革醣膜衣錠」可替代使用。(新聞來源:中國時報─王家瑜/台北報導)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