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大陸金融:中國央行意外降準,兩會後新支持政策箭在弦上

財訊新聞   2023/03/20 07:34

【財訊快報/陳孟朔】“兩會”剛結束,中國央行上週五(17日)在未經國常會“預熱”的情況下,端出降準大福袋。在人行17日當週稍早加量續做中期借貸便利(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MLF)後,市場降準預期普遍降溫,但這次突然宣布降準令市場頗感意外;有鑑於中國經濟內需恢復不穩、外部環境劇烈變化之際,人行此舉也屬情理之中。

中國央行上週五宣布,決定於3月27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但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這次下調後,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為7.6%。

中國上次降準是在去年12月5日,除部分機構外,全面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1碼,釋放長期資金約人民幣5,000億元(下同),這也是去年內第二度降準。統計2018年以來,中國共實施14次降準,平均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從15%左右降到不到8%。

仲量聯行首席經濟學家彭筱隆估計,此舉釋放約6,000億元。

央行官網新聞稿顯示,將精準有力實施好穩健貨幣政策,更好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保持貨幣信貸總量適度、節奏平穩,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經濟復甦勢態尚不穩固,採取適時降準措施有助於增強市場對經濟復甦前景的樂觀預期,也有利於滿足銀行間流動性需求;同時維持穩健的貨幣政策取向,珍惜正常貨幣政策空間。

受訪分析師指出,中國經濟目前處於加力恢復階段,但消費和需求恢復態勢尚不穩固;降準將有助於穩定市場信心,並為下一階段需求擴張做好準備。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週茂華指出,國內消費和需求恢復,需要適度貨幣環境支持;央行通過降準意在向銀行體系釋放低成本、長期限流動性,優化信貸結構,促進消費和內需加快恢復。

對於此次降準時機選擇,他認為,一方面,1、2月國內信貸強勁擴張等原因,部分銀行長期流動性偏緊,央行通過降準與結構工具配合,釋放長期限流動性;另一方面,國內經濟處於恢復階段,政策適度靠前發力。

中國央行行長易綱先前在國新辦發布會提到,用降準的辦法提供長期流動性,支援實體經濟還會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式。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